资讯内容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发布日期:2016-06-16

计算公式:

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

Pp=

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或为公式1中L值;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3、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交界点作用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μθ)(公式3)

  Pz—分段终点力(N)

Pq—分段的起点力(N)

理论伸长值计算中,钢绞线对称布置,在进行伸长量计算时取计算一半钢绞线的伸长值然后乘以二的方法进行计算;

钢绞线的分段原则:将整束钢绞线根据设计线形分成曲线连续段及直线连续段,而不能将直线段及曲线段分在同一段内。


TOP